ag凯发旗舰厅-凯发k8国际首页 当前位置:ag凯发旗舰厅-凯发k8国际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育信息 > 正文

触摸徐州汉文化传承的时代脉动-ag凯发旗舰厅

 
  走进社区的汉画拓片体验。 徐报融媒记者 张瑾 摄
  徐州汉服推广大使在上海时装秀上的表演。 徐报融媒记者 徐剑 摄
  提升展陈之后的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南馆。 徐报融媒记者 车佳 摄
  徐州汉桥。 徐报融媒记者 孙井贤 摄
 

  ◎徐报融媒记者 张瑾

  为凝练汉文化的独特价值和鲜明特色,提升徐州汉文化品牌知名度、影响力,助推世界级汉文化传承与旅游目的地建设,更好地为中国文化繁荣发展贡献徐州力量,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汉文化论坛于10月16日至18日在我市举行。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两汉文化传承与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就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昨天的特刊通过考古学视野下的徐州汉文化遗产、徐州城市文化符号等篇章介绍了徐州的汉文化资源,今天,我们将聚焦徐州的汉文化传承,感受楚韵汉风中这座城市的时代脉动。

  为打造世界级汉文化名片再起航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提到:

  “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抢救保护濒危文物,实施馆藏文物修复计划,加强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名人故居保护和城市特色风貌管理,实施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做好传统民居、历史建筑、革命文化纪念地、农业遗产、工业遗产保护工作。”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对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出明确要求。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江苏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两个高地”的建设目标,即构筑思想文化建设高地、构筑道德风尚建设高地。

  徐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大汉王朝的发祥地,两汉400余年,先后有20余位诸侯王分封徐州,这一地区受到汉王朝的高度重视,政治、经济、文化得到全面发展,为今世留下丰厚的汉代文化遗存。以汉代文化资源为依托,徐州建立了一批汉文化景点,徐州汉文化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要充分挖掘徐州2000年的大汉文化,力求打造世界级文化名片。”2018年,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调研徐州时提出明确要求。吴韵、汉风是江苏的两种文化表征,但是人们习惯上感觉吴韵很强、汉风不显,如何改变这种情况,江苏省委、省政府部署要徐州打造世界级汉文化传承和旅游目的地。

  徐州市委积极落实娄勤俭书记指示,将打造世界级汉文化传承与旅游目的地纳入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报告、列入重点工作,加快推进“大风歌城”文旅项目建设,这对于促进两汉文化传承弘扬、加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文化引领、更好推动江苏文化建设、促进中华文化复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舆论先行、思想先行、研究先行。为开展好汉文化研究、阐释好汉文化思想、讲好汉文化故事,徐州市委、市政府立足本土汉文化资源,实施组织编辑出版了《徐州通史》等系列丛书,策划举办首届汉文化论坛等活动,为深化汉文化认识,提炼汉文化的独特价值和鲜明特色,推进江苏文化高地建设,提供了扎实基础。

  以精品亮点工程推动全域升级

  顶层设计,审慎定位,找准方向,在徐州打造世界级汉文化名片和旅游目的地的征程中,全市和县(市)区汉文化建设一盘棋,招标高端国际专业团队系统规划设计,规划一步到位,分步实施。强化资源整合,点面并举,市县联动开发,推动全域汉文化建设升级提档。

  致力于汉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着力发展城市文化景观,“十三五”期间,市委、市政府每年安排4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实施“舞动汉风”文化品牌塑造工程,全力保障汉文化品牌的打造与文化产业的发展,让千年“大风歌”唱出嘹亮的时代新韵律。

  着手编创“汉之赋”系列文艺精品,组织“汉之源”文化传承行动,开展“汉之韵”城市形象推介,近年来徐州市通过各种活动,把汉风元素大规模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营销的各个环节,以彰显汉韵悠长的地域文化特质。

  依托、用足、做大、做强现有汉文化资源,徐州着力开发打造沛县安国刘邦村和五里三诸侯故里、茅村北洞山汉墓景区、徐州汉文化景区、汉王拔剑泉景区、沛县歌风台汉城景区、丰县中阳里、湖陵城遗址等遗迹遗址,整合提升汉文化资源,扩大其规模、完善其功能,打造出一批精品亮点工程,突破布局散、规模小、亮点少、功能缺的局面。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越来越成为城市发展的原动力。徐州的建设者将汉文化符号融入城市建设和发展之中,将汉文化装饰元素渗透到城市建筑景观中去,推出高显示度的汉文化标识,多层次、立体化、高标准地建立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平台,让彰显徐州特色的汉文化名片真正鲜活起来。

  富有徐州地域文化特色的汉桥以汉代建筑汉阙为桥头造型,巨大的桥头石雕以出土于狮子山楚王墓的石熊镇为原型,成为徐州汉文化的一处独特风景。徐州小南湖泛月桥80米长廊上共绘制了17幅画,其中秋风戏马、汉楚王陵、龟山汉墓、汉皇故里等都是反映徐州汉文化的景观。徐州观音机场,取材汉代玉龙造型的设计,借喻风生水起腾飞之意,汉文化广场指示牌设计中也用到了玉龙的造型,地域文化尽显其中。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2019年2月在徐州时这样评价:“无论从哪个方面,我觉得徐州这个城市是有文化的,是有灵气的。”

  用科技与服务创新讲好文物故事

  让博物馆走进千家万户,既需要多元的优质内容,也需要多样的表达形式。在徐州,智慧博物馆的完善、社会服务功能的延伸,正在不断突破博物馆的边界,在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展示富有徐州特色的汉文化风采。

  为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徐州博物馆于今年3月成立了推进世界级汉文化传承与旅游目的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徐州汉文化资源调查工作组,梳理调研汉代物质文化遗存与徐州汉文化相关文献资源,加快智慧博物馆建设,丰富数字服务新平台。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博物馆的打开方式,语音导览、vr虚拟漫游的内容完善,以及抖音、快手等自媒体的分享,使文博粉们收获了新的体验,也为未来的博物馆工作开启了新思路。徐博数字资源系统、数字展厅系统、数字体验区建设全面展开,结伴来博物馆的青年人多了,把博物馆当成文化课堂的“遛娃”家长多了。

  坐落于云龙湖风景区内的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由北馆、南馆两部分组成,建于2007年的南馆展陈了自1990年以后入馆的汉画精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南馆的展陈方式已落后于人们现代化观展的需求。为此,汉画馆多方筹集资金,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增加声光设施,完善互动体验。

  汉画馆馆长杨孝军介绍,由于汉画像石体量巨大,改造在不影响效果的情况下,尽量少做移动,而是采用声光电高科技展示手段,营造展厅的艺术氛围,揭秘文物的历史价值,彰显汉代雕刻的超高技艺,利用多媒体系统、3d系统及多种手段为观众服务。

  南馆中新设置的“泥人张”汉画复原场景彩塑群雕成为这次展陈提升改造的最大亮点,彩塑群雕位于二楼展厅的最里边,在长约15米的橱窗中,展示了7个场景:狩猎捕鱼、纺织、牛耕、车马出行、乐舞六博、宴饮、汲水百戏,生动再现了汉代百姓的衣食住行。

  在整个展陈改造中,洪楼祠堂的力士图和缉盗荣归图也进行了突出展示,利用灯光变换、辅助展板、汉画动漫等方式进行立体展示,着力突出展品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徜徉在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您可以在一幅幅画像石中遇见汉代徐州,梦回大汉王朝。

  将汉舞汉乐汉赋汉礼复活在民间

  10月16日晚,一场名为《大风歌》的舞台剧亮相新城区行政中心大礼堂。此前为了演好这部为首届汉文化论坛专门定制的大戏,市歌舞剧院的演职员们加班排练,以期更好地展示徐州两汉文化的风采,带给论坛嘉宾高雅的艺术享受。

  “汉高祖刘邦是徐州人,《大风歌》也是他在徐州创作的,因此《大风歌》是徐州特别鲜明的一张汉文化名片。当听说首届汉文化论坛将在徐州召开时,我们歌舞剧院的所有演职人员都深感振奋,积极投身于精品创作。”市歌舞剧院院长李雪梅说。

  舞动汉风,唱和吴韵,自2011年徐州推动“舞动汉风”工程,徐州文艺界积极打造汉文化城市品牌,复活汉代长袖舞、翘袖折腰舞、盘鼓舞,在贾汪区潘安水镇、在汉纳演艺中心、在苏宁广场中庭,频频可见歌舞剧院专业演员们放下身段,带着他们的舞蹈作品、汉服走秀,活跃在大众中间,展示着徐州丰富的汉文化。

  位于回龙窝的国潮汉风馆,每周末都有一场或数场汉乐演出,古老的编钟、清脆的编磬拉开了汉乐演奏的帷幕。随着琴弦的轻抚,古埙、管子、箜篌等汉代乐器的齐奏,再现了汉代的场景和汉代音乐。

  作为两汉文化发源地,“听汉歌、赏汉乐、观汉舞、穿汉服、吟汉赋、品汉宴” 日渐成为市民生活的一种潮流。于今年6月启动的全市文旅活动“国潮汉风·夜彭城”,突出“汉文化、徐州味、时尚潮、国际范”等元素,充分展示了徐州汉文化的艺术魅力,为市民奉上了文化盛宴。

  近年来,徐州文旅积极培树“国潮汉风”文化品牌,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独一无二的发展优势,推出汉韵情景剧《汉风飞扬》《大风歌》、汉乐演绎精品《汉乐华章》等一批根植徐州本土、思想内涵突出、彰显城市精神的优秀作品;复原汉代乐器沛筑,举办“礼衣华夏”汉服模特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国·徐州最美汉服国际推广大赛,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汉文化活起来。汉舞、汉乐、汉赋、汉礼等汉文化符号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徐州找到了新时代推介城市文化的全新代表性符号。特别是今年开展的“国潮汉风·耀彭城”“国潮汉风·夜彭城”系列活动,促进了消费需求的集中释放,推动了文旅市场的“满血复活”。

  在更高的平台打造徐州国际名片

  亮相沪上t台,做强徐州汉文化国际名片。10月11日下午,“国潮汉风·汉家霓裳”中国·徐州汉服设计大赛总决赛暨颁奖典礼在上海国际时尚中心举行。借助上海时装周的国际舞台,以赛、展结合的方式开展徐州文化旅游推介,向全世界推广徐州两汉文化的城市内涵,是上海时装周与地方文旅部门的首次合作。

  上海是时尚之都,拥有最前沿、最国际化的潮流文化,拥有丰富创新设计和品牌推广经验的上海纺织时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徐州市文广旅局联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组织开展的这场活动,通过穿越时空的汉服走秀,让观众对徐州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更高的平台打造徐州的国际范儿,也是徐州博物馆汉代文物精品外展的终极使命。文物是连接历史和未来的交汇点,每件文物都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音符,近年来徐州两汉文物带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漂洋过海,向世界人民讲徐州故事,谱汉风新韵。

  2018年7月,徐州市政府和俄罗斯维堡市政府共同举办的“汉风墨韵——徐州美术的历史与今天暨民间工艺作品展”在维堡市“维堡—冬宫”展览中心开幕。开幕的前一天,来自徐州的艺术家还在“维堡—冬宫”展览中心为维堡观众现场表演书法、剪纸和烙画。

  2019年7月,由来自30多个国家的42名联合国工作人员组成的联合国官员中文培训团在徐州开展了为期三天的访问交流,培训团参观了徐州博物馆,游览了戏马台、户部山古民居,于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中亲身体验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领队何勇博士说:“虽然这次在徐州停留的时间不长,但大家对徐州的印象很深。相信每一个成员回去后,都会为徐州做代言。”团员卡罗莱纳·塞拉诺说:“之前我去过上海和南京那样非常繁华的大城市,相比之下更爱徐州,这里生活节奏放松,更适合居住和学习。”

  正如江苏师范大学教授朱存明所说,中国的汉文化一直都讲究和而不同,就是各民族要坚持自己的民族性,来和其他的民族和谐相处。秉承汉文化的包容和积极进取,古老的徐州正以饱满热情的姿态,展示在世界舞台。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edu/zixun/2020-10-21/446269.html
凯发k8国际首页的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凯发k8国际首页的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ag凯发旗舰厅(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凯发k8国际首页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凯发k8国际首页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     
        
网站地图